王晶,女,武汉粮食工业学院(现武汉轻工大学)粮食工程专业1980级学子。桂林力源集团原发展部总监(桂林力源集团国家五百强工业企业、广西企业二十强、桂林市产值第一);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桂林市第三届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;九三学社桂林市第六届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、常委。
励志求学 梦想起航的地方
经历过六十年代初的人对于粮食,有着非常深刻的领悟。1980年,王晶带着父辈对粮食的特殊期望,怀揣着让人们吃好饭的志向与梦想,以第一志愿考入武汉粮院,开始了四年的求学生活。
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,改革重新唤醒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。王晶和莘莘学子一样,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科学文化知识。武汉粮院的教师严谨治学,言传身教,诲人不倦;学生刻苦努力,勤奋好学;师生之间良性互动,亲密无间。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,使教学双方都获益匪浅,为粮食系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,也为今后粮食系统的技术进步,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
每当回忆起这些,王晶都会深情地说:“武汉粮院不仅传承给我们知识,还教我们如何立德做人,使我们终身受益!也引领我们对人生意义有更高层次的思考。”四年的大学生活使王晶从一个清纯的中学生转变为自信的知识女性,为走向社会实现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学以致用 放飞理想的翅膀
改革开放初期,国家的工业化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,引进消化先进工业与设备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有效手段。当时王晶所在的桂林市面粉厂准备引进面粉生产线,作为引进人才的她当仁不让地成为项目骨干成员。从引进项目文件的起草到报批都亲力亲为:不论是从各国工艺设备性能的比较到价格对比,还是从常用小麦原粮特点到市场对产品的需求,以及对工艺和设备进行调整,她都能提出专业而合理的建议,为领导决策起到关键性的技术支持。去意大利培训到设备安装调试,她经历了引进项目的全程。1997年4月她在《面粉通讯》上发表了《我厂引进线清理工艺的改造》一文,为行业引进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饲料工业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九十年代国民整体拥有肉、蛋、奶的量还不高,上饲料生产线是桂林面粉厂接下来又一项引进工程。王晶大学毕业伊始,参与了吉林年产四万吨的饲料生产线项目建设——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大规模。有这样的经历和面粉生产线引进项目的经验,在主抓饲料生产线引进项目上她更加得心应手。项目完成后,她又分别在《饲料工业》《粮油与饲料工业》上发表了《饲料生产线PLC实时控制系统》等相关文章。
矢志不移 笃定专业明航向
2002年,国企改革大潮袭来,王晶所在的面粉厂也在其列,全体员工须买断工龄。这一年她42岁,将面临新的职业选择。此时的她已经是高级工程师,先生经过多年的奋斗也小有成就,在海外设有公司。对于有着管理经验做过厂长助理的她,去海外拼搏,确实是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。
与此同时,桂林力源的带头人丁声援也抛来了橄榄枝。经过反复思考,她还是放不下所学的专业,选择了后者。于是在力源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当她开车到力源去上班,被门卫拦下问:“你是来干嘛的?”答曰:“上班的! ”门卫惊诧地回了一句:“神经有问题?”因为当时桂林拥有私家车的人还不多,在门卫的认知中开私家车还来上班不就是不可思议吗?确实一般人很难理解,一个把专业视为实现人生梦想的人,那份执着,那种追求。王晶就这样,拿着300元的月薪,开着先生送的私家车,在力源开始了一段重新奋斗的历程。
砥砺前行植根企业谋发展
刚刚改制后的力源还只有大米和饲料两个车间在运营,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企业领导人日思夜想的事情。公司领导带队先后几次出征南宁寻找合作伙伴均无果而终,也有同事四处奔走却无功而返。而在一次工业园的招商会上发现了建厂的可能,这一次领导决定派王晶前往洽谈招商事宜。接到这一任务,她吸取了前面只是单纯要地建厂的失败教训,在向工业园介绍项目时,她把企业的中长期规划与工业园的近期目标结合起来,把企业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出来,从而打动了工业园领导去桂林本部考察,取得了公司在南宁的立足之地。
重新起航的王晶,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在南宁新厂建设的工地里,她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,即使在春节的假日里也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。就这样历时半年,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,公司桂林域外的第一家全资公司顺利投产!并实现了项目建成投产当年盈利!企业坚定了走出去的信心,后来经历了两次扩产,南宁分公司成为整个集团最大的一家骨干企业。
力源集团钦州、贺州分公司的建立,梧州分公司的选址,柳州、隆安、武鸣项目的启动,引进中科院空间所的自动化控制,为整个集团的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保驾护航,这些都凝聚了王晶大量的心血和精力。作为集团发展部总监,她深入田间地头,走访农户,与协会负责人交流,建立企业自己的种植基地,完善各种规章制度,规范了“公司+农户”的种养模式,使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步履更加坚实。在企业对外交流方面,争取到了荷兰政府的新兴市场拓展项目,将集团高管带出国门学习考察。她用奋斗者的姿态,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实现着自我价值。时代赋予她机遇,她就全力以赴绽放美丽青春。
建言献策 投身社会显担当
1998年,王晶成为九三学社一员,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不忘履职,2009年撰写的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促桂林经济腾飞》在市政协会议上作大会发言。2011年提出的《加快发展桂林LED产业》成为中共桂林市委重大决策课题。
作为政协委员,王晶积极参政议政,努力承担着一个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和担当。她参与了桂林市政协2016年《关于如何整合桂林市各经济开发区,理顺管理体制机制,加快我市产业发展的调研》重点课题的调研,并根据在南宁、柳州、钦州、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,撰写了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产能高效园区》一文,作为课题调研主题发言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,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。
晚霞绽放 感恩回报献余热
2016年,王晶从力源集团高管的位置上退了下来。忙碌了几十年,按照她的条件本该歇下来好好享受生活,但在她的字典里似乎根本没有“退休”这个词。她是个重感情的人,她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回报社会、回报那些帮助过她的人。她情系母校,牵挂着贫困学子,与校友们一道建立了“80良友奖励基金”。解除贫困学子后顾之忧,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,顺利完成学业报效祖国。
她还积极牵线搭桥,促成了母校力源读书会的成立。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,这种校企合作模式,使学生能够获得实践活动的支持,企业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,获得亟需的技术和人才,达到了双赢的目的。
近年来,往来于深圳等地的王晶,更是关注起来创业初期的科技企业,于是加入了深圳凯盈资本。作为深圳凯盈资本的投资合伙人,去吸引更多有成就的团队和个人能够在投资这个领域里,帮助那些新成立的创新型企业和刚创业的年轻科技人员成功创业。做年轻人的创业导师,帮助他们寻找资源,不管是听他们路演,给他们做一些管理方面的辅导,还是帮他们对接市场资源以及人才资源,王晶仍然精神饱满地奋战在科技兴国的道路上。闲暇时间不忘关注年轻的九三社员及身边亲朋好友们的后辈,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思、所想、所悟讲给他们听,用切身经历去感染年轻人,希望他们面对工作和事业要不畏艰难,勇于拼搏。
农业企业自带大地的色彩,没有想象当中的“高大上”,没有西装革履,没有窗明几净,没有空调咖啡,有的只是如大地般质朴的性格。创业初期的力源人,个个身着土黄色的工服一起上,忘我地奉献着,和企业共发展同进步。力源集团是桂林大米厂改制而来,从刚刚改制年产值不足10亿的单一企业,发展到涵盖大米加工、饲料、养殖、生鲜超市等多个事业部年产值逾200亿,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粮油食品企业集团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这和每一个奋斗的力源人息息相关。
王晶作为一个粮食系统的一线奋斗者,数十年来,无论身处何地,境遇如何,她始终不忘教诲,迎难而上,发奋有为,屡创佳绩,发挥余热,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可。
【寄语母校】
长江后浪推前浪,江山代有才人出。恰逢母校建校七十年之际,希望每位在校学子要像校训倡导的那样:“明德积学砺志笃行”,也由衷地祝愿母校越办越好。未来能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奋斗者,助力中华伟大而美好的中国梦!(稿件编辑 大学生记者团 李静仪)